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木支撑支模架

上传者:97****76 2022-07-12 01:14:24上传 DOC文件 751.01KB
木支撑支模架_第1页 木支撑支模架_第2页 木支撑支模架_第3页

《木支撑支模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支撑支模架(3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浙江民欣建设有限公司清水湖村四联小区扩建项目工程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 职务: 校对人: 职务: 审核人: 职务: 审批人: 职务: 浙江民欣建设有限公司 2013年11月 日:目 录第一节、工程概况2一、工程概况2二、施工要求2三、技术保证条件2第二节、编制依据4第三节、施工工艺技术5一、技术参数5二、工艺流程6三、施工方法6四、检查验收9第四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1一、组织保障11二、技术措施12三、监测监控15四、应急预案20第六节、计算书及相关图纸21【计算书】21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清水湖村四联小区扩建项目工程工程地点骆驼周边环境建筑面积(m2)0建

2、筑高度(m)0基础形式桩基础主体结构框架抗震等级2抗震设防烈度7地上层数5地下层数0标准层层高(m)2二、施工要求1、确保模板在使用周期内安全、稳定、牢靠。2、模板在搭设及拆除过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进度要求。3、模板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禁盲目施工。三、技术保证条件1、安全网络2、模板的搭设和拆除需严格执行该专项施工方案。第二节、编制依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

3、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本工程施工图纸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三节、施工工艺技术一、技术参数【板模板(木支撑)】新浇混凝土板厚(mm)110模板支架高度(m)2.9板长(m)5.2板宽(m)4立柱材质圆木立柱截面直径(mm)80立柱纵距(mm)900立柱横距(mm)90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小梁材质方

4、木小梁截面边长(mm)80×100单根帽木上小梁数6小梁布置方向平行于板长边两端各悬挑长(mm)150、150帽木材质方木帽木截面边长(mm)80×100斜拉杆材质方木斜拉杆截面边长(mm)60×80斜撑杆与帽木连接点距离立杆中心距离400,400斜撑杆与帽木成角(度)45,45【梁模板(木支撑)】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4.8模板支架高度(m)2.9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250×500梁侧楼板厚度(mm)110面板材质覆面木胶合板梁底支撑小梁材质方木小梁截面边长(mm)80×100面板下设小梁根数3小梁最大悬臂长度(mm)0帽木材质方木帽

5、木截面边长(mm)80×100帽木长(mm)800斜拉杆材质方木斜拉杆截面边长(mm)50×60斜杆与帽木连接点距离立柱中心距分别为(mm)300、300斜杆与帽木所成角度分别为(度)45、45支撑立柱材质圆木立柱纵向间距(mm)800二、工艺流程板木支撑主梁梁模下方地面上铺垫板柱模缺口处钉衬口挡底板两头搁置在柱模衬口档上立柱模或墙边的顶撑并按梁模长度等分顶撑间距立中间部分的顶撑(顶撑底打入木楔)梁侧模钉牢在衬口档上并在侧板底外侧铺上夹木夹木将侧板夹紧并钉牢在顶撑帽木上钉牢斜撑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小梁底板及侧板两头钉在主梁模板缺口处的衬口档上(同主梁)拉中心线检查模板平面尺寸

6、和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板上各顶撑之间设水平撑或剪刀撑。梁木支撑主梁梁模下方地面上铺垫板柱模缺口处钉衬口档底板两头搁置在柱模衬口档上立柱模或墙边的顶撑并按梁模长度等分顶撑间距立中间部分的顶撑(顶撑底打入木楔)梁侧模钉牢在衬口档上并在侧板底外侧铺上夹木夹木将侧板夹紧并钉牢在顶撑帽木上钉牢斜撑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小梁底板及侧板两头钉在主梁模板缺口处的衬口档上(同主梁)拉中心线检查模板平面尺寸和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板上各顶撑之间设水平撑或剪刀撑。三、施工方法2、柱模板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先浇捣柱砼,然后再绑扎梁板钢筋,梁板支模架与浇好并有足够强度的柱和原已做好的主体结构拉结牢固。经有关部门对钢筋和模板支架

7、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捣梁板砼。3、浇筑时按梁中间向两端对称推进浇捣,由标高低的地方向标高高的地方推进。事先根据浇捣砼的时间间隔和砼供应情况设计施工缝的留设位置。搭设本方案提及的架子开始至砼施工完毕具备要求的强度前,该施工层下2层支顶不允许拆除。4、根据本公司当前模板工程工艺水平,结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决定采用木支撑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5、一般规定(1) 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 (2) 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3) 不同支架立柱不得混用。(4) 构造简单,装板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浇筑混凝土等要求。(5) 多层支撑时

8、,上下二层的支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应设底座和垫板。(6)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7)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措施。(8) 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9) 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示意图如下 (10)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11) 支架搭设按本模板设计

9、,不得随意更改;要更改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认可。6、立柱及其他杆件(1)木支撑1) 木立柱底部应设垫木,顶部应设支撑头;2)木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40mm×50mm木条或25mm×80mm的木板条与木立柱钉牢。木扫地杆、木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搭接,并应采用铁钉钉牢。严禁使用板皮替代规定的拉杆;3)木立柱宜选用整料,当不能满足要求时,立柱的接头不宜超过1个,并应采用对接夹板接头方式。立柱底部可采用垫板垫高,但不得采用单码砖垫高,垫高高度不得超过300mm;4) 木立柱底部与垫木之间应设置硬木对角楔调整标高,并应用铁钉将其固定在垫木上;5) 所有单立柱支撑应在

10、底垫木和梁底模板的中心,并应与底部垫木和顶部梁底模板紧密接触,且不得承受偏心荷载;6) 当仅为单排立柱时,应在单排立柱的两边每隔3m加设斜支撑,且每边不得少于2根,斜支撑与地面的夹角应为60°;7) 示意图:7、水平拉杆(1) 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必须拉通;(2) 水平杆件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水平对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图:8、周边拉结1) 竖向结构(柱)与水平结构分开浇筑,以便利用其与支撑架体连接,形成可靠整体;2)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全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3) 用抱柱的方式(如连墙件),如下图,以提高整体

11、稳定性和提高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四、检查验收1、不满足要求的相关材料一律不得使用,采用问责式制度,相关人员签字。2、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加大检查力度,将隐患消灭在初始状态,避免遗留安全隐患和加固时人力、物力大量耗费。确保一次验收通过。3、砼结构观感质量符合相关验收标准,少量的缺陷修补完善。4、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如下表:项目允许偏差(mm)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3插筋中心线位置5外露长度+10,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外露长度+10,0预留孔中心线位置10尺寸+10,0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如下表: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01036.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